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人才培养 | 科学研究 | 学生工作 | 党建工作 | 下载中心 
站内搜索:
 
  学院新闻
 通知公告 
 
  学院新闻    
【我们的节日】第一临床学院2023临本1班开展清明特色文化活动
2025-04-08 08:28  第一临床学院

本网讯(通讯员 孙小虎 李英琦)4月6日,第一临床学院2023临床医学1班全体同学在南苑食堂二楼开展“手作青团寄春思,杏林学子承匠心”主题活动。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清明传统美食青团、共话民俗文化,在劳动实践中感受文化魅力,在协作互助中深化同窗情谊。

青团载古韵,文化润心田。

青团,又称“清明粿”,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、感恩自然的文化基因。《岁时百问》载:“万物生长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,故谓之清明。”活动伊始,宣传委员张悦以《青团里的中国节气》微课开篇,结合《齐民要术》中“寒食三日作醴酪”的记载,向同学们讲述青团从寒食祭品演变为春日美食的历史脉络。“捣青草为汁,和粉作团,色如碧玉”,南宋《吴氏中馈录》中记载的古法工艺,激发了同学们亲手复刻传统风物的热情。

巧手揉春意,笑语满杏林。

活动现场,班委提前备好艾草汁、糯米粉、豆沙馅等材料,并邀请食堂面点师傅示范教学。同学们系上围裙、戴上手套,四人一组围坐操作台前揉面、裹馅、塑形。班长李书涵同学笑称“比缝合练习更有挑战性”,他制作的青团因用力过猛“露了馅”,引得周围同学纷纷支招;女生组则创意频出,将青团捏成兔子、药囊等造型,致敬医学特色。随着蒸笼热气升腾,教室里弥漫着艾草清香,同学们品尝着自己制作的青团,分享家乡清明习俗。来自恩施的廖思琦同学讲述了采茶祭祖的独特风俗,来自襄阳的周鹏康同学则带来“清明插柳”的典故,南北文化交融中更显班级多元活力。

文化共传承,班风聚合力。

活动特别设置“杏林文化知多少”竞答环节,将中医药知识融入传统节日文化。从“青团常用哪种草药染色”到“《黄帝内经》中的四时养生理念”,同学们在抢答中深化专业认知。团支书侯欣玮总结道:“青团包裹的不仅是春天的味道,更是医学生‘知时节、顺自然’的生命观。我们既要精进医术,更要守护这些承载民族记忆的文化符号”。

此次活动将传统节日、文化传承、劳动教育与班级建设有机融合。该班辅导员孙小虎老师表示:“看到同学们互帮互助捏青团,就像见证他们未来在手术台上的默契协作。传统文化的‘浸润式’教育,比说教更能凝聚青春力量。”活动结束后,同学们将部分青团送至学院退休教师家中,践行敬老美德,传递医者温度。

碧艾香蒲处处忙,杏林新绿正芳华。2023临床医学1班将继续以传统文化为载体,打造“专业+人文”双融的特色班级文化,让千年文明瑰宝在新时代医学生手中焕发新生机。(审稿:龚小兵)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

通讯地址: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南路30号 联系电话:0719-8891162